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全球视野下的黄金矿业投资之道
时间:2025-06-09 浏览次数:25次

新盛客服在线【77296577】在全球经济的大格局中,黄金矿业领域始终是引人注目的亮点。近期,由于地缘政治紧张、通胀压力加剧以及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黄金因其保值和避险特性,越来越受到各国央行、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青睐,金价不断上涨,黄金矿业市场亦因此迎来蓬勃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这股潮流中,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出色的战略视角、精确的市场洞察力以及不懈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成为国内黄金矿业领域的佼佼者。该公司不仅在本土市场根基深厚,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布局海外黄金资源,展现了中国黄金矿业企业的雄心和实力。

最近,《中国黄金报》记者对赤峰黄金董事、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吕晓兆进行了独家专访,通过他的观点,深入探讨了黄金矿业投资并购、绿色矿业发展以及国际合作竞争态势的深层逻辑和未来趋势。

吕晓兆认为,黄金矿业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他指出,全球优质黄金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洲、中亚等地,这迫使黄金矿业企业必须走向国际,寻找更多的资源储备和发展机会。

吕晓兆强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但国内黄金资源匮乏,储量和产量增长缓慢,供需缺口巨大。据报道,我国探明的黄金储量仅占全球的3.7%。因此,“中国矿业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黄金资源的开发和竞争,是保障国家黄金供应安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共建国家在能源矿产领域的合作,为黄金矿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黄金矿业项目已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截至2023年底,我国黄金矿企境外矿山矿产金产量达到60.378吨,五大重点黄金企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黄金资源量已达到9624.56吨,约占全球黄金矿产资源量的10%。

尽管在国际化过程中会面临政治风险、法律差异、文化冲突、技术标准不一致等多重挑战,但吕晓兆认为,国际化的长远利益远大于短期风险。吕晓兆指出,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不仅能够扩大资源储备,还能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此外,国际化策略还能帮助企业分散风险,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黄金矿业并购领域,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涨,全球并购市场愈发活跃,交易频率也在增加。《全球矿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黄金并购交易额达到244.74亿美元,交易数1043宗;2022年交易额为166.18亿美元,交易数610宗;2023年交易额大幅增至346.4亿美元,交易数352宗。我国黄金矿业企业,如紫金矿业、招金矿业、赤峰黄金等,都在加快全球黄金资源的布局。

尽管许多人认为逆周期并购是矿业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但吕晓兆认为,尽管短期内金价可能波动,但从长期来看,金价总体呈上升趋势。矿业投资者不应仅受短期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应关注长期价值趋势,因为矿业项目的周期较长。

吕晓兆强调,在并购决策时,不应只关注当前金价,而应综合考虑矿山的潜在价值,包括矿权面积、资源品质、勘探增储潜力等。实际上,金价对矿业并购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一方面,矿山估值通常基于较长时间的平均价格,针对当前探明保有可供排产的储量建立财务模型进行估值;另一方面,投资者更看重的是是否有增值潜力,即是否有继续探矿和增储的空间,以延长矿山寿命,以及是否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和生产技术指标的提升,或通过工艺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本质上就是是否有进一步挖掘潜力的空间。

多年来,赤峰黄金一直秉持这一理念进行并购,实现了资源储量与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自2012年在A股主板上市以来,赤峰黄金先后收购了辽宁五龙金矿、老挝塞班金铜矿、吉林瀚丰矿业、加纳瓦萨金矿、云南溪灯坪金矿等项目,每个项目都具有较大的增储潜力。例如,塞班金铜矿区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已探明多个类卡林型金矿床及矽卡岩型铜矿床,同时具有造山型金矿、MVT型铅锌矿及离子型稀土矿的找矿潜力;瀚丰矿业深部发现大型以锌为主的多金属及钼矿;瓦萨金矿矿区及外围、五龙金矿在深部及外围区域找矿潜力巨大。吕晓兆指出,那些不具备潜在价值的矿场,即便金价处于较低水平,也不一定是理想的投资选择;而那些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矿场,即便金价短期内较高,并购也可能具有战略意义。

面对高金价带来的双重挑战,吕晓兆强调,矿业企业必须重视成本控制,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高金价的市场环境下,尽管企业收入增加,但成本同步上升可能会侵蚀利润。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以维持和提升盈利能力。

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黄金矿业总维持成本约为1295美元/盎司,较2019年上涨约25%,能源成本上涨约31%。

吕晓兆表示,成本控制包括直接成本控制和隐性成本控制。企业可以通过原材料采购比价竞标、工程招标等方式直接控制成本,同时通过技术进步和机械化自动化扩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和固定费用摊销,减少事故和故障带来的成本增加,这部分降本不直观,即为隐性。

近年来,赤峰黄金在成本管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赤峰黄金的黄金单位全维持成本为1179.1美元/盎司,降幅为12%,处于全球黄金矿业第一四分位数,打破了全球成本上升的趋势。同期,国际黄金生产商的平均单位全维持成本升幅为7.2%。这也使得赤峰黄金利润大幅提升,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8.21%、119.46%。

在吕晓兆看来,中国黄金矿业企业要实现国际化发展,必须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纳入战略考量。这不仅是为了合规,更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与竞争力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吕晓兆表示:“赤峰黄金的核心理念是‘让更多的人因赤峰黄金的发展而受益’,因此,在开发资源的同时,赤峰黄金也会关注对当地社区的贡献。”

据了解,赤峰黄金在收购瓦萨金矿和塞班金铜矿后,通过边开发边治理的方式,实现了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在加纳,通过在矿区及周边进行的复垦土地上扶持油棕榈种植园建设,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在老挝尾矿库种植柑橘树,既修复了环境,又为当地社区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成为积极践行ESG理念的典范。吕晓兆强调,在高金价背景下,矿业企业必须重视生态环保这一关键议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层面,绿色发展都是矿业公司必须关注的中心问题。

他指出,尽管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环保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从长远来看,生态环保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未来,全球对矿业绿色开发的标准将不断提升。矿业开发的长周期特性要求企业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将生态保护纳入考量,比如采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及新技术和新装备,以避免后期因环保问题而承担高昂的生态修复费用。

吕晓兆认为,中国企业拥有黄金矿业并购的独特优势。在全球化矿业市场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例如,山东黄金与巴里克黄金合作开发贝拉德罗金矿,紫金矿业与艾芬豪矿业合作开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尽管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尤其是优质资产的获取,但合作仍是黄金矿业的主流。

在国际舞台上,矿业公司之间的合作形式多样,包括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项目等,这有助于资源整合,分散风险,实现互利共赢。吕晓兆表示,矿业企业间的并购与合作都是为了满足各自战略需求,有的为了获取资源,有的为了现金流或高额利润,以提升竞争力。

随着中国黄金矿业企业的不断壮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将逐步增强。吕晓兆指出,中国公司多以现金收购的方式,这种模式提高了交易的灵活性,并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对优质资产的吸引力。同时,中国矿业企业也在逐步克服自身短板,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途径,支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吕晓兆还认为,中国矿业企业的独特性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与国外短期雇佣合同模式相比,中国黄金矿业企业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通常拥有长期劳动关系,建立了灵活的激励机制。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还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使企业能够在资源利用上实现成本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这种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尤为突出,使中国矿业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服务热线

400-888-8888

联系信息

电话:400-888-8888    邮箱: admin@admin.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88号

Copyright © 2025 测试站点 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苏ICP12345678 XML 网站模板

扫一扫关注我们